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是什么原因导致?-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08-03 22:14 作者:admin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吸纳最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颇受金融、IT等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青睐。行业收入差距并非短期现象,也并非中国独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的行业选择问题,每隔两年就进行一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量在两万人左右。课题组使用2009年~2017年的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对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行业收入差距是否存在扩大趋势?导致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题组分析,2009年~2017年间,每个行业的平均月起薪都有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IT业、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起薪上升幅度较大,偏垄断性质的行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传统服务业(居民服务、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的起薪上升幅度较小。课题组分析,2009年~2017年间,金融业就业比例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6.3%上升至2015年的15.2%,成为毕业生就业占比最大的行业,2017年略微下降,为12.9%,但仍然稳居第一。进入IT业的平均比例都在10%以上,2015年和2017年的占比都位居第二位。相比之下,制造业就业比例存在明显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18.2%下降至2015年的10.4%,6年间下降了7.8个百分点,之后略有上升,升至2017年的11.2%。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就业规模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而毕业生理想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和IT业的增长幅度却比较有限。课题组的数据显示,2009年~2017年间,最高行业收入和最低行业收入的比值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先从2009年的2.08下降至最低点——2011年的1.52,然后再上升至2015年的1.89,2017年又降至1.85。从分解的基尼系数看,在2009年~2017年间,组间基尼系数占比在26%~34%之间浮动,组内基尼系数均未超过10%,组间基尼系数约等于组内基尼系数的3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只有金融和IT业存在显著的收入溢价。就是说,在控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部分行业和制造业不存在显著的收入差距,只有选择进入金融和IT业的毕业生的月起薪显著更高。在逐步控制毕业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差异、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和毕业院校)差异以及工作性质差异后,课题组分析,与制造业的起薪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行业只有5个,其中,采矿业、建筑业和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分别比制造业的起薪显著低10.8%、6.3%和13.2%,IT业和金融业的起薪分别比制造业的起薪显著高11.3%和7.3%。课题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在个人性别特征、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均是解释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其中,行业间的人力资本特征差异的解释力度最大,即金融和IT业的起薪更高是因为进入这两大行业的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更高或者是院校出身更好。金融业和IT业从业人员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在19个行业门类中名列前茅。课题组发现,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该行业学历是大专及以上就业人口的占比,对行业收益指数均有显著正影响:行业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 行业收益指数提高1.6%~1.8%;行业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就业人口占比每增加1%,行业收益指数提高0.1%~0.2%。这说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行业收益指数就越大, 显示出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从总样本看,新兴服务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比非新兴服务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高1205元。课题组分析,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毕业生的行业选择,影响程度占五成。而毕业生在行业间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程度占四成左右。分学历层次看,新兴服务业的平均起薪也均高于非新兴服务业,而且收入差距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大。这说明,学历层次越高,进入新兴服务业的收入溢价越大。毕业生行业选择的差异意味着他们所处的行业不同,而行业间的特征差异是非常大的。以金融和IT业为例,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两大行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较多,整体员工素质较高,行业盈利率较高,固定资产投入较低,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这两大行业内部的自身特征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选择进入新兴服务业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由此导致相似的个人特征由于行业选择不同所处的行业特征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入回报。薪资作为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一种风向标,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毕业生的行业选择去向。课题组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推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金融和IT等高薪行业。但是长此以往,越来越多高能力的毕业生可能会进入新兴服务业,从而引起高层次人力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失衡,延缓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为此,课题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进入新兴服务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持续扩大,进入制造业的毕业生占比显著下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工业流向高收入的现代新兴服务业。究其原因,在本质上是因为当前制造业提供的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足。30%的制造业内部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超过90%的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毕业生指向非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另外,制造业的行业薪资不具备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转移到高收入的服务业。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产值增长的重要来源,需要充足的高层次人力资源支撑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课题组建议:既要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也要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就业岗位。近几年,互联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新的就业资源和就业机会不断被开发,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也更加灵活。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迅速,行业更迭变换频繁,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需求也会发生迅速的变化。课题组建议,一方面高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的最新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修订高校的专业目录和调控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尤其是紧跟《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方针和政策,调整理工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学科群建设,更新教育内容,建设交叉方向选修课程,根据企业急需确定专业调整方向,动态调整课程及专业设置,完善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有效、持续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用前瞻的眼光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关照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课题组建议,一方面,鼓励毕业生通过接受教育、参加培训和考取证书等人力资本投资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以提升收入水平,从而降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理性选择行业,避免仅仅考虑行业薪资福利单方面的就业因素,而应该综合自身的优势、兴趣和专业学科背景作出行业选择,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